刘开明,“深圳当代社会观察研究所”负责人,是制订SA8000的国际组织———SAI在亚洲的第一个董事。该研究所是一家专门从事劳工研究、支持和培训的非盈利机构,它的宗旨在于推动中国企业社会责任,保障劳工权益。
《天下》周刊:SA8000和IC鄄TI认证等一系列社会责任标准都是由国际组织和跨国采购商联合推动的,这必然引起中国供应商人力成本的升高,该如何看待?
刘开明:目前国际上已经有一千多个生产守则,越来越多的跨国公司要求执行人权标准,这不是有意针对中国,也不是针对发展中国家的。因为消费者给了他们压力,如果一旦发现产品来自血汗工厂,消费者就会抗议罢买。跨国公司推行这些基本准则,是为了保卫供应链,而不是为了提高供应链的成本。
《天下》周刊:这些标准的出发点是保障人权,可是如果中国企业短期内因为拿不到订单,或者承受不了抬高的人力成本而大批倒闭,造成工人失业,这不是另一种不人道吗?
刘开明:如果企业的生存是靠剥削工人,通过血汗工厂,通过不遵守法律来达到的,这样的企业也应该倒闭。
《天下》周刊:现在很多厂商关心,拿到ICTI认证后是否可以减少客户验厂的次数和成本?刘开明:应该说经过SA8000认证的工厂,SA8000所有的成员都不会去验厂,但如果有客户不是这里面的成员,它不信任工厂,那么还是会去验厂。ICTI认证也是这样。
《天下》周刊:应该用什么样的机制来保证审核过程最大的严密性、公正性?如果企业弄虚作假呢?
刘开明:这就是为什么我们要请大的审核机构来审核,像ICTI就委托了6家大的机构来审核。一旦出问题,它的代价将是非常沉重的。审核员如果出了问题,就意味着要丢掉工作。所以他们不得不高度谨慎。当然防止做假最有效的方法是工人参与。《天下》周刊:这些国际认证标准对改善中国劳工问题的实际帮助大吗?会不会沦为一个跨国企业应付国际社会的“形象工程”?
刘开明:我觉得对企业来说,国际市场的压力对他们是最有效的一个方式。你必须接纳规则,因为规则的背后意味着订单。我不认为这是“形象工程”,因为这不是为了做形象,是为了消灭风险。
《天下》周刊:那么中国企业怎么既保证原来的利润,又达到采购商要求?
刘开明:改善管理,降低成本。我们的审核其实是帮工厂评估自己有没有风险,有多少风险,帮他们更清楚地了解自己的生产能力。
验厂百分百提供给大家一个专业的社会责任验厂咨询或COC客户验厂咨询的交流平台,有关《对话专家:社会责任标准并非针对中国》等所有资料全部免费;秉承"覆盖全国,本地经营" 的经营理念,坚持“诚信、满意、务实、专业、共赢”,专业从事于欧美客户验厂、社会责任体系认证咨询服务。资深的咨询团队了解和熟悉工厂的运作状况,可以针对不同行业,不同规模的工厂在短时间内为其制定出符合实际情况的一揽子解决方案,在为企业节约成本的前提下达到客户的验厂要求。
一条龙客户服务专线:400-6928088.
更多关于《对话专家:社会责任标准并非针对中国》的相关社会责任验厂咨询或COC客户验厂咨询需求请直接联系我们:
客户专线:400-692-8088 快速通道:0592-6103875 邮箱:7276762@qq.com
Copyright 2018 www.yc100.cn 验厂百分百 版权所有.All Rights Reserved. -闽ICP备10025283号-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