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施责任供应链项目六步骤
责任供应链项目的成功主要依赖于实施体系的可信度和透明度。企业保持在内部和外部开放、可信的交流至关重要,企业高级管理层参与和最高操作层的协同合作也是关键因素。
每个企业在产业、环境等方面有自身的运营方式。以下的各步骤提供的是一般性指导方针,可根据自身企业的需要进行调整。本门户网站可提供切合企业情况的最佳实践案例。
步骤1:理解与责任
内部意识:
1. 实施企业社会责任项目先要在企业内部达成共识,同时需要下列部门的参与:人力资源管理、市场营销、法务部、沟通、质量、环境、健康安全、工人委员会等。
企业内部相关部门的参与是确保整个项目得以实施的关键。
2. 考虑以下审核标准和内容因素:
企业社会责任不仅仅包括满足法律规定的要求(参见欧盟关于企业社会责任提案,2006年12月)。仅仅慈善和社区投资是不够的。
1) 人力资源政策,比如员工培训、技能建设、性别问题、无歧视、健康安全、工作-生活平衡、灵活的工作选择(工作时间、家庭办公等)、公平机会、报酬等
2) 相关产品议题,如可能含有有害物质、对消费者进行提示的标签(生物标签、绿色标签、地毯标签、公平贸易,等等)。
3) 环境影响:自然资源的消耗(能源与水)、温室气体排放(碳足迹等)、废弃物与循环利用。
4) 物流:环保运输与仓储、循环利用与包装材料的重复使用等。
采取了必要的内部步骤就意味着已经在供应商、服务提供商、分包商关系上开始进行责任供应链管理。
步骤2:风险机会分析
1. 以产品责任审核标准为基础分析企业的风险,注意相关因素,比如生产地区、使用的原材料、以及相关服务。
2. 记录风险并制定解决风险、明确责任的措施计划。
3. 明确利益相关方:顾客或消费者群体、供应商、地区政府、工会、与企业经营活动有利益关系的非政府组织以及金融机构等。
4. 针对要实现的目标,与利益相关方共同讨论、听取他们的建议或意愿,并尽可能将其融入战略,制定共同目标。
步骤3:战略
1. 敲定战略、制定目标,与公众沟通
2. 在供应链(采购政策)中实施战略和项目:
选择一套行为准则,比如国际劳工组织公约、全球契约、行业与联盟准则等,ILO conventions, Global Compact, Industry and Union Codes
- 在供应商管理中实施该行为准则,并将其整合到采购条款当中。
步骤4:监督与合规
1. 实行行为准则并不是最后一步,在供应链中准则的遵守情况进行监督非常重要。
2. 在制定企业监控体系之前,可先参考现有的一些标准。这些通常以行业或产业规范为基础,比如倡议商界遵守社会责任组织(BSCI)、电子行业行为准则(EICC)、英国道德贸易组织(ETI)、法国社会标准联盟(ICS)等。行业标准可以提供一个共同、统一的程序,可以产生更快的结果和更强的影响,促进更紧密的合作。
3. 编制自我评估问卷。
4. 如果决定自我监控,建议采取如下步骤:
1) 制定监控(审核)工具和指南,以便实施监控。
2) 企业培训内部审核员或择选第三方审核机构,如:SGS, 德国莱茵TüV集团, 法国国际检验局, 英国天祥公证行等。
3) 确保审核员(包括企业内部审核员)合格,比如通过SA 8000、审核员注册委员会(IRCA)等的认证。
4) 按照审核标准对供应链进行绩效审核。
5) 审核之后,需要采取纠正措施,并在协议时间范围内作出改进。
6) 为增加审核项目的可信度,可由独立的外部组织(如Verité, ERM, SAI, WRC, FLA(FLA)等)对审核结果进行校验。
7) 对供应商进行跟进审核,以确认是否采取纠正措施以及是否有所改进。
8) 培训供应商(管理层和员工)以增强其内部能力。
步骤5:沟通
通过可持续报告、网站等向利益相关方报告审核发现、审核结果及改进。。报告指南(如全球报告倡议组织的指南)有助于进行有效的沟通。
步骤6:持续改进
1. 确保供应链(包括内部及外部)整个流程持续不断得以改进。
2. 如持续改进程序不能达标,不一定要终止业务关系。终止业务不是目的,它只是一个最后的手段。最终目标是得出一个可持续供应链解决方案。